读许青老师所著《流萤集》—— 诗意人生的微光闪烁

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,诗集如同一股清泉,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内涵,滋润着读者的心田。近日,有幸品读了许青老师的《流萤集》,这部诗集不仅记录了作者的人生轨迹与情感历程,更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理,引发了我对生命、爱与诗意的无限遐想。

许青老师,一位出生于西子湖畔的才女,她的生命轨迹充满了时代的烙印与个人的奋斗。文革中初中毕业的她,上山下乡去了大漠边疆,经历了那个特殊年代的文化荒芜与物质匮乏。然而,正是这样的经历,激发了她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美的追求。高考恢复后,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进一所当今的985/211高校,尽管所学专业并非所愿,但她从未放弃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。远赴美国后,她的人生更是翻开了新的一页,而诗歌,则成为了她跨越时空、连接心灵的桥梁。

“一半烟火以谋生,一半诗意以谋爱。”这是许青老师的微信签名,也是她人生哲学的真实写照。她以诗歌为笔,勾勒出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,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、爱与亲情的深刻感悟。

《周岁写真》与《致母亲》分别记录了作者对大孙女的爱与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。在这两首诗中,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亲情的温暖与生命的脆弱,让人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。尤其是《致母亲》一诗,更是情真意切,感人至深。在诗中,她想象着如果天堂也有微信,她就能与母亲晨昏通话,分享生活的点滴。然而,现实却是残酷的,母亲已经离世,这封信注定无法送达。这种无法言说的痛楚与遗憾,被许青巧妙地转化为诗歌的语言,让读者在感动之余,也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。

除了亲情之外,作者还表达了对生命、时间与命运的沉思。如《光阴瘦》一诗以“青山雨后倚晴空,绮色入眸中”开篇,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迁,引出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。诗中“光阴忒瘦,指间难握,何事匆匆?”一句,更是道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。而《出行》一诗则展现了作者面对生活奔波时的淡然与超脱,“惊觉年来几忘家,背包携杖走天涯。关心不问浮尘事,朝看曦云暮看霞。”这种随遇而安、超然物外的心态,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从容与自在。

如果说“人生篇”是作者对生命、爱与亲情的深刻感悟,那么“游历篇”则是她通过旅行直面世界、阅读大自然的独特体验。在这一部分中,她以诗歌为媒,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、所感所悟化为一行行优美的诗句,让读者仿佛跟随她的脚步,一同游历了那些美丽的风景。

《巴厘岛观冲浪有感》一诗中,“长天日转轮,沧海涤征尘。望眼风高处,谁当踏浪人?”寥寥数语,便勾勒出了巴厘岛壮阔的海景与冲浪者的英勇身姿。而《记挪威游》中的“轮渡”一诗,“一道银光射水中,寒江瑟瑟暮云浓。途穷自有舟来渡,入画江山又一重。”则通过描绘轮渡在江水中穿行的场景,引出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。在作者看来,人生就像一场旅行,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与挫折,总会有新的机遇与希望等待着我们。

除了自然景观之外,作者在“游历篇”中还通过参观博物馆、古迹等方式,深入了解了不同文化的内涵与精髓。《登临·纳米比亚红沙漠》一诗中,“逶迤瀚海起波澜,半壁苍黑半壁燃。奋力登临极目处,红沙万里渐沉酣。”通过对纳米比亚红沙漠的描绘,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。而《凤凰古城一日游记》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凤凰古城的古朴与宁静,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韵味。

《流萤集》之所以引人入胜,不仅在于其优美的诗句与独特的视角,更在于其深刻的哲理与人文关怀。作者在诗中巧妙地运用象征、比喻等修辞手法,将生命、爱与时间等抽象概念具象化,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一种思想的启迪与心灵的触动。

例如,《感·写给先生》中的“怒云横亘数峰寒,跃起狂龙落浅滩。只道斜阳增浩荡,怎堪背影已蹒跚。”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,隐喻了人生旅途中的艰难与挫折。而“心头杳杳天涯梦,足底迟迟百丈澜。”一句,则表达了作者对梦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。在作者看来,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,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挑战,但也要学会珍惜眼前的美好与幸福。

又如,《秋日随想》一诗中,“树叶落了,不声不响。秋虫在林子里鸣唱,天暖了又凉,灯熄了又亮。”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,引出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。在作者看来,生命就像一片叶子,经历着从繁茂到凋零的过程。然而,即使生命终将逝去,我们也要珍惜每一个当下,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与意义。

《流萤集》是许青老师人生的诗意写照,是她对生活、对世界的深情告白。这部诗集以其真挚的情感、丰富的意象、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,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。它不仅让我们领略到诗歌的美妙,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。正如流萤虽小,却能在夏夜带来光明与快乐,许青老师的诗歌也如点点星光,照亮了我们的心灵,引领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中寻找诗意的栖息之所。

关于作者: admin2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